如何通过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

经历长时间疫情的困扰,我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人会因为担忧未来或者个人健康问题而产生焦虑情绪。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帮助人们缓解焦虑情绪。

一、认知重构

认知重构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技术,能够帮助人们理清思维,提高自我调控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缓解焦虑情绪。在认知重构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

1.记录思维情况

在认识自己思维行为的基础上,人们需要学会描述和整理自己的思维模式,对思维中的所有情况进行记录。

例如,某人在疫情期间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自我否定、感觉崩溃、彻底失望、情绪低落、思想混乱、自责等等。

2.评估思维模式

在记录完各种情况后,人们需要对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评估。根据以往经验、生活处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判断自己的思维模式,判断哪些情绪和想法会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形成负面循环,加重自身的焦虑情绪。

在此阶段,人们需要尝试思考自己可能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源,是否存在漏洞和偏见,从而产生不合理的判断,这一步骤有助于人们更客观和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

3.重构思维模式

一旦人们了解了自己的思维缺陷,他们就可以开始重构自己的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学会表达积极健康的信念和态度,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困难,较为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自我调节和快乐感。

例如,某人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负面想法,变得更有希望,对事情更加乐观,更加有信心,从而减轻焦虑情绪。

二、呼吸训练

焦虑情绪的加重,与慢性的身体、心理紧张状态不无关系。呼吸训练是通过改变呼吸频率和方式,控制人们的生理反应,从而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减轻焦虑情绪。在呼吸训练中,人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深呼吸

通过深长缓慢的呼吸,拉伸肺部、放松肌肉,之后慢慢吐气,有助于调节心率、减轻紧张感,刺激神经系统安全中心,缓解焦虑情绪。

2.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一种使膈肌活动的呼吸方法,能够缓解肌肉的紧张感,并帮助提高心率变异性,有助于减轻身体的紧张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训练时要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保持单一的呼吸频率,每次训练时间宜持续5分钟以上。

三、支持体系建立

在确立心理调节目标和培养心理健康技能的基础上,人们还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体系,其中包括家庭支持、社会支持、个体资源等。

社会间接支持是指通过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问题,例如,加入心理支持群体、社区活动加入一些其他群体或个人,与个人交流打造社交网络或者是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对于焦虑情绪的人们而言,建立自己的心理支持体系,是帮助人们缓解焦虑情绪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们可以通过与周围人员交流感受、表达焦虑情绪,分享有益的心理技巧建立自己的社交支持网络。

焦虑情绪是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通过认知重构、呼吸训练和社会支持建立等方法,人们可以缓解焦虑情绪,增强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类挑战。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锦焕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