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不配留住尖子生吗?
文/王旭清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近日,南方周末发表了一文。该文认为,县中塌陷是趋势也是必然,在这种情况下限制市级学校跨市招生第一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第二是对县域学生、市级学校的双重“侵害”。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持相反看法。在论述本文观点之前,首先指出该文中出现的两个常识性问题。
1.属地招生
该文认为,县域是上级市的“属地”,所以市级学校理所当然可以跨市招生。
不知该文作者是不是有意装糊涂。属地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属地的范围,是按照我国行政区划层级来界定。而我国行政区划分为四个层级,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和盟)、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等)、乡级行政区。显然,市和县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层级,各层级有着自己明确的辖区范围。
该文作者显然混淆了行政层级和权力层级。认为市级级别比县级高,权力比县级大,就理所当然可以招县级的学生。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县里教育资源的供给协调、教育教学事务的管理、教研工作的统筹安排,是不是也应该由市里来管?难道下属县不是上级市的“属地”吗?难道只有属地招生,没有属地管理吗?只讲权力,不讲责任。这是什么道理?
权力和责任不可分割,这是一个常识。县级负责整个县教育资源的供给,自然拥有在县的招生权。这一点,该文作者在紧接着的下一段就有提及。
但奇怪的是,同样的道理怎么在市级学校就失灵了?市级负责的是市内教育资源的供给,县中不配留住尖子生吗?为什么到招生上就惦记起其他地区的生源?作者这一自相矛盾不是暴露得太明显了吗?而且该文作者只提限制跨区招生后县域一些学生失去了机会,为什么不提跨区招生之后市内一些学生机会的丧失呢?
2.市级学校与市级财政
能这样论述,想必该文作者既不懂行政区划,也不懂地方教育财政。在现实中,并非所有市级学校都直接由市级管理。市级学校中分市属学校和区属学校。前者由市政府拨款筹建并由同级教育部门管理,后者则由区教育局管理。说市级学校不只是所在区的学校,属于缺乏基本常识。但凡生活在城市里、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都不会缺少这种常识。
显然,该文作者试图通过“属地招生”和市级学校是全市学校两个点,来论证跨区招生和跨区入学的合理性。但这两个点原本就违背常识,无法支持论证。说清楚这一点后,回到本文要论述的重点。
该文主要观点大体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①县中塌陷是必然趋势。
②优质生源救不了县中。
③限制跨区招生影响了市中水平,耽搁了县中优秀学生。
④限制可能导致灰色空间的产生。
针对这几点,笔者认为:
①讨论县中问题,关键不在于县中是否必然会塌陷,而是在现阶段,县中能不能塌陷。答案是不能。
②优质生源只是县中振兴的要素之一,它救的是区域教育生态。
③耽搁是个假问题,真正的重点在于当下过度内卷的教育环境。
④限制可能导致少数群体涌入灰色地带,但掐尖却会导致绝大多数普通学生及其家庭过度内卷。
为说明上述观点,本文将重点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县中为什么不能塌。第二,优秀学生留县中是不是耽搁。
3.县中为什么不能塌?
该文作者一个主要观点是,县中塌陷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这是典型的用所谓的长期判断替代了对当下问题的思考。该判断的逻辑与“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没什么区别。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长期来看县中是不是一定会塌,而是现阶段县中究竟为什么塌、能不能塌、怎么才能不塌。
当然,县中塌陷的原因非常复杂,总体上看是由于生源和师资的流失,但仔细追问生源与师资为什么流失就会发现,当前县中塌陷并不是一个自然过程,而是受市级中学扩张,尤其是超级中学崛起的影响。将县中塌陷归结为历史必然,显然是对现实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因素的忽略。说完原因,我们重点来论述现阶段县中为什么不能塌。
县中最表层的功能是增加农家子弟的教育获得机会,即发挥帮助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功能。但事实上,县中还有更深层的功能——在区域范围内调节教育竞争、缓和教育焦虑。
我们都知道现在教育非常卷、高考竞争非常剧烈。这种极度内卷究竟和什么有关呢?一般大家都会用教育市场化、家庭教育期待、就业形势等来解释。但经过全国范围内的调研,我们发现其实和县中塌陷有很大关系。
道理很简单,县中塌陷后,原本可以控制在县域范围内的生源会整体涌入市域,并且按照成绩、家庭经济状况分流到不同层级的学校。这就使得原本在各个县域中相对随机分布、尖好中差都有的生源,直接按照学业水平同类聚集到了市域范围的不同学校,典型表现为,尖子生全部集中在市级名校、好学生集中在差一档的市级学校、中等生和差生则大量聚集在更次一级的市中和各个县中。
这种生源分布状况的改变会带来一个影响——高考竞争秩序的转变。
我们知道,高考最后的录取人数是按比例来划定的。这个比例由国家来调控,基本保持稳定。所以一个省里最后能上985211、能上一本或者二本的人数基本是确定的。而高考,表面是分数的竞争,实质是省内排位的竞争。以头部学生举例,只要考到全省前十,不管考720还是考690都是清北的料。什么是教育内卷?就是原本考690就已经可以达到高考对头部人才的要求了,但现在一定要考720。那为什么非要多考这么多分呢?
这就涉及到前文提到的县中塌陷后,高考竞争秩序变了。
继续以头部学生为例来说明: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什么情况下已经是佼佼者的同学会继续卷成绩?当然是他身边出现了其他厉害的人,后面还追上来一批潜力股。哪里来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自然是全市甚至全省掐尖。据调查,在县中塌陷严重的地区,全县中考前百名流失非常正常。即便是在县中还不错的地区,全县中考前三十名也非常不稳定。也就是说,市级中学掐尖本质上是把全市、甚至全省的尖子生聚集在一起。而他们聚集在一起所做的事,本质上是把690分卷到720分,即把名校的分数门槛卷高。
但问题是,尖子生本就是尖子生(这里假定学生学业状态比较稳定)。如果留在县中,他们可能是全级前十名。他们每天实际面临的竞争对手,就是十几二十个人,所以切身的竞争压力不会太大。同理,市级中学里的尖子生,周围没有了来自全市、全省的尖子生与他竞争,他也不会太卷。在这种情况下,尖子生还是这批人,但分散在各级学校,大家因此能保持适度竞争的状态。最终的高考分数可能不会夸张得高,但实际被名校录取的依然是这批人。
但是如果县中塌陷,尖子生大量聚集,那么原本在县里是全级前十的学生,到市级学校可能就是全级前百。他们的竞争对手从十几二十个人,变成了一两百人。这种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分数越卷越高也几乎是必然。其实从结果来看,上名校的还是他们,差别只在于用更加内卷的方式、更高的分数进入了名校。
也就是说,县中塌陷带来的其实是整个高考竞争秩序的改变,反映在尖子生身上就是竞争对手和竞争压力的直接转变。而一旦尖子生聚集将名校分数门槛卷高,其他学校的好学生就要被迫跟上,否则就会丧失机会。但问题是,其他学校的整体生源水平不如头部学校,要跟上就要采取极端严苛的训练方式。这也就导致了学校从上到下、从市级到县级的全部“工厂化”管理,学生家长极度密集的教育参与,学生学业也因此开始全面内卷。但由于同一学校内部生源高度同质,内卷其实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批学生的省级排位,只能勉强缩小与头部学校学生之间的差距。最终结果就是出现电影院效应——原本大家都有座位,但因为第一排的人站了起来,导致全场所有观众都要站着才能看到电影。
简言之,县中塌陷的背后是生源分布的高度层级化。这一层级化会导致原本以县域为单元展开的高考竞争,变成县市之间不同层级学校之间的竞争。而后一种竞争秩序的形成正是导致区域内全民教育内卷的关键所在。
正是在对这一基本竞争秩序的理解基础上,我们认为,县中的一大主要功能是调节教育竞争、缓和教育焦虑。而它发挥这一功能的前提是内部生源结构的相对完整。如果我们将全市的学生比作流动的水,那么县中的功能其实就是水坝。通过水坝的调节,不同水位的水都可以保持比较平缓的流动速度。所以,限制跨区招生的最重要意义其实是恢复县域内部正常的生源结构,重新发挥县中的水坝作用。
总之,在目前全国半数家庭生活在县城的状况下,县中不能塌陷。从客观的好处来说,只要县中强,整个区域的竞争强度会下降,县域居民的安全感就强,学生压力自然减小、家庭教育焦虑与负担会减轻、教师更有职业成就感、县域教育行政系统的运作也更从容。
当然,有人会问,这样一来是否会影响高考质量。毕竟高分确实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能力开发程度。这就涉及高考选拔的限度问题。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当前高考的主要问题并不是选不出人才,而是过度内卷。学生许多能力的发掘未必要在高中阶段以应试的方式完成。过度内卷,恐会掏空学生心力和潜力。
也有人会问,留住生源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当然不是。但留住生源是调控区域教育整体生态最关键的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留住生源未必能救县中并不能成为不限制跨区招生的理由。至于留住生源后县中如何发展,是另一个问题。
4.优秀学生留县中是不是耽搁?
在《禁止县域考生报读市级高中,能阻止“县中塌陷”吗》一文中,作者多次提到限制招生政策会压制县域“寒门贵子”的成才潜力。潜台词是,寒门贵子只有进入市级学校,进入名校的可能才能被兑现,甚至超额兑现。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般我们所说的“贵子”,至少是985的苗子。这批学生在县域学校一般都是佼佼者,年级三十名左右不是问题。那么,这批学生进入市级高中就能考得更好吗?我们的调查经验显示,并非如此。大部分这类学生进入市级学校后,最终取得的成绩拿回县中排名,其实与当年中考排名差别并不大。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了县域学生的成绩天花板。以陕西为例,县域学生高考成绩的天花板基本在670分左右。在我们调查的C县中学,2023年,同样是中考前十名,进入市级中学的学生最好成绩与县中第一名成绩相当,且两人在县域内的排名与中考无太大差别。进入市级中学的学生顺利进入了顶尖985,而留在县中的学生享受了国家政策最终进入清华。据C县中学教师说,目前从C中出去的学生,还没有一个考上清北。
也就是说,同样是“贵子”,进入市级中学的学生最终的学业表现未必就会异常优秀。留在县中的学生的学力水平也未必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掘。相反,我们调查发现,由于县中尖子生宝贵,县中往往会把最好的资源配置给这批学生,在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而进入市中的学生反而比较难获得学校层面的支持,主要依靠家庭和自我调节。这就造成进入市中的学生学业风险反而更大。所以,只要县中办得好,“贵子”留在县中并不是耽搁,反而是一种变相保护。
显然,《禁止县域考生报读市级高中,能阻止“县中塌陷”吗》一文作者的预设,是县中不可能培养出贵子。但他却没有看到,贵子的培养本身需要环境和条件。不是县中培养不出来贵子,而是县中的环境和条件正在被瓦解。该文作者认为缺少县中优秀学生,市级中学教学相长就难以运转。又为什么不提这批学生留在县中后,县中教学相长重新运转的可能?是县中不配吗?
综上,笔者认为,优秀学生被耽搁很可能是个假问题。因为从录取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优秀学生在中考时就已经相对确定,高中训练是在梯度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发学生学力。所以,将优秀生源留在县域,办好县中,最主要的功能是调整区域内的高考竞争秩序,缓解过度内卷和全民教育焦虑,是让原本就拔尖的学生不必卷到720分才能上清北,同时也让其他学生不必吃“工厂化”学习训练的苦,让家庭不再为子女教育殚精竭虑。
当然,留住生源后,县中如何发展是一个真问题。调查发现,县中目前的困境主要有三:
第一,师资困境。县中确实面临招不到优质教师的问题。
第二,经费困境。受限于地方财政和目前的经费使用要求,县中很难给予教师充分激励,同时也难以组织大规模高水平的学习、培训、交流活动,在高考相关资源的获取上也比较劣势。
第三,教学教研困境。由于缺少尖子生,县中管理组织能力又受限,县中很难形成教学相长的正向循环,教学教研能力难以提高。
对于这三点,除了扩充县中经费、给予学校一定的经费使用自主权,更重要的是解决师资问题和教学教研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市级学校对点帮扶或联合办学可能是一个解决思路。比如,市级学校可以以团队形式派出教师,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重点解决县中某一学科的教学教研建设问题;以网课、云班等形式共享教学教研资源等等。总之,留住生源之后,县中亟需重建自身的教学教研主体性,提升教学教研能力。以此作为恢复以县为主高考竞争秩序的基础,并重新发挥高考竞争调节器和阶层流动稳定器的作用。
最后,《禁止县域考生报读市级高中,能阻止“县中塌陷”吗》一文作者认为,限制市级中学招生可能产生寻租空间。对于这一点,不能否认。但我们应该清楚的是,第一,没有完美的政策,只有能有效解决关键问题的政策。对比限制招生政策实施后寻租空间产生的负面影响,不限制招生带来的是整个区域教育生态的畸形,是教育部门、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共输以及教育不平等的生产。该作何选择一目了之。第二,变通空间究竟是变成寻租通道还是服务于教育公平的调控空间,取决于相关政策与制度设置。大可不必因可以用机制解决的问题影响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大方向。